人文学院
学院首页|学院概况|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招生就业|党建工作|学生工作|校友工作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课题>>正文
部分教改项目
2021-07-12 14:08  

1、“基于五业联动与四维融合的农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主持人李厚本,天津市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1年立项。该项目拟以“农商管理人才新文科实验班”的形式,通过三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以培养农业农村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为目标,以深度契合产业和区域人才需求为导向,以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整合天津农学院各专业学院的学科资源、教师资源,完善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专业等“五业联动”产教融合机制,实现思政融合、新技术融合、学科交叉融合、产业联动融合等“四维融合”为主要手段,以教学改革创新为核心,以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为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

2、“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主持人刘洪银,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2020年立项。该项目主要研究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指导理论和创新实践,主要研究构建基于兴趣、品格、技能、人际四要素的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劳动教育理论,剖析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和问题,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评价代表性高校,进而进行国内外比较借鉴并提出对策建议。

3、“基于VR技术的《休闲农业》课程建设”, 主持人朱伟,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019年月立项。该项目主要是结合新农科、新文科和现代教育技术对《休闲农业》课程进行改革和重构。

4、“基于精创教育平台构建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实践教学师资培训”,主持人刘继志,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年立项。该项目基于精创教育平台构建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实践教学师资培训体系。

5、“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塑造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主持人李珲,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项目, 2019年结项。该项目聚焦于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塑造行为,拟探讨其内涵和结构,挖掘新入职教师工作塑造行为的过程机理和作用效应。

6、“天津市外语类慕课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主持人陈欣亿,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9年结项。该课题主要研究慕课质量的评价体系问题,以外语类慕课为切入点,探究慕课评价质量标准。

7、“核心素养导向下新生代父母家庭教育指导研究”,主持人张妍萃,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该课题聚焦于核心素养导向下80后、90后新生代父母家庭教育指导问题,拟探讨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新生代父母家庭教育的现状、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实时监测及干预机制。

8、“高校新入职教师工作塑造行为研究”, 主持人李珲,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该项目主要探讨高校新入职教师工作塑造行为的内涵和结构,剖析新入职教师工作塑造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结果效应,刻画新入职教师工作塑造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挖掘新入职教师工作塑造行为的过程机理和作用效应。

9、“环境危机背景下生态文学‘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践”,主持人张霞,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该课题主要是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利用线上线下教育资源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0、“旅游管理专业‘合约式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主持人孙静,天津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项目。该项目从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国内外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构建了合约式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高校学院网站